伴隨著“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走向世界,漢之光華將以卓越的
服務能力協助我們的客戶完成全球知識產權布局。
5月8日到11日,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下稱上交會)在上海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知名企業、技術交易服務機構齊聚上海,展示其最新的技術,尋找更為合適的商機;同期舉辦的開幕論壇、主題日,以及主題論壇和技術推介會等各類活動,全方位地展示出我國技術貿易的特征,凸顯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形象。
這場由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商務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國際技術交易盛會,在經歷長時間的策劃、招商、協調,到最終成功舉辦,是我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迎合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趨勢,通過加速國際技術交易,用技術貿易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一次有益的嘗試。
開幕論壇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表示,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高速發展,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認可。去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了2011年全球專利報告,其中有一條信息,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那就是中國在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上首次超過以前處在第一位的美國。這顯示出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現狀,去年來自中國的發明專利的數量,包括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所接受的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利申請數量總和已經占全球去年新專利申請的近30%,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2012年僅行政執法部門查辦的侵犯知識產權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案件就達到了32.5萬件,公安機關破獲的侵權假冒刑事案件也有4.4萬件,中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所有人的一切合法權益,為技術貿易發展保駕護航。
田力普在開幕論壇上表示:“我們看到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也為全球的投資者,為全球的創新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剛才在展會里走了一下,看到很多的國外企業,世界500強的企業積極參與這個展會,體現出他們對中國的創新、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有信心的,所以他們才踴躍地來參加這個展會。”
在本屆交易會上,知識產權也成為展會的核心組成部分。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館,匯聚了眾多專利信息服務機構。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合伙人王志達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他們常常去美國、日本參加類似的展會,尋找潛在的客戶。如今,足不出戶,在上海也有機會接觸到眾多有技術交易法律咨詢以及專利數據信息的客戶。在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展區,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大邦律所等多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參展。這些服務機構能夠為企業客戶提供高水平的專利、版權等申請、查詢、許可轉讓、訴訟及知識產權策略組合管理,設計技術合作架構、技術轉移策略的開發和實施、進行知識產權的盡職調查等專業服務,為國際技術交易的開展提供支撐。
在知識產權主題日,眾多圍繞知識產權話題展開的論壇吸引了關注。如2012年知識產權狀況通報會,吸引了各國駐滬領館官員、外資企業代表、外國商會代表參加,展示了上海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成績。“優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技術貿易發展”的主題論壇,吸引了300多人參加。該論壇重點圍繞技術交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實務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為上海加快打造國際貿易中心和建設亞太知識產權中心城市提供支持。
為期4天的展會,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首屆上交會在促進國際技術貿易的同時,展示了上海知識產權保護的新形象,展示了上海創新發展的新趨勢。“期待明年5月的再次相聚”,這是上交會留給每一個參與者的最熱烈的邀請。(摘編 中國知識產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