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走向世界,漢之光華將以卓越的
服務能力協助我們的客戶完成全球知識產權布局。
繼《抗病毒藥物領域明星企業(愛科百發)上市進程知產問題分析》一文后,本文繼續針對抗病毒藥物領域,從全球角度剖析該領域專利申請的基本情況,旨在為該領域企業提供專利方面的全球視角、引發更多深度思考。
本文在商用數據庫進行檢索,經檢索式構建與初步篩選,得到抗病毒藥物領域全球專利作為分析樣本,檢索日截止至2024年10月24日。
一、全球快速增長時,中國才起步
?
圖一 全球專利和中國專利申請趨勢對比圖
全球專利申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技術起步期(1921-1984年):
該階段年專利申請量逐漸緩慢增長,處于技術儲備階段。該時期抗病毒藥物發展十分緩慢,數量不足10種。
(2)快速增長期(1985-2000年):
該階段抗病毒藥物領域的年專利申請數量開始爆發式增長,到2000年,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8388件/年,正處于產業化加速時期。該時期抗病毒藥物研發有了較大發展,主要包括齊多夫定、膦甲酸鈉、阿昔洛韋、聚肌胞苷酸等。
(3)平穩期(2001-2019年):
技術更新迭代達到一定瓶頸,創新能力變弱,產業發展平穩。該時期抗艾滋病病毒(HIV)藥物開始顯著發展。
(4)復蘇期(2020年至今):
新冠疫情的爆發,催發了抗SARS-CoV-2等病毒藥物的研發,醫藥企業復蘇加速,相關專利申請出現復蘇式增長。
中國在抗病毒藥物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開始于1985年,與全球快速增長期的起始點(1985年)重合,在全球該領域的快速發展中激發了國內的研究熱潮。中國專利之后的申請趨勢與全球基本一致。
二、全球失效專利居多
?
圖二 全球專利和中國專利法律狀態對比圖
全球專利申請失效專利占比偏大,授權有效和審中專利占比較小,目前的創新趨勢不高。PCT專利申請在10%以下,全球專利流通一般。回看中國,失效專利占比與全球一致,審中和有效專利占比都有一定提高,結合前述申請趨勢,可見中國在該領域技術發展相對全球平均水平更活躍。
三、美國是主要原研國,“帝都”“魔都”領先全國
?
圖三 全球(近20年)專利技術來源國分析
?
圖四 全球(近20年)專利目標市場國分析
結合圖三和圖四,可以看出,近20年來美國是抗病毒藥物領域最主要的技術原研國,遠超其它國家,中國、歐專局、日本是技術原研的第二至第四名。進一步分析,與原研國不同的是,中國在目標市場方面突出,尤其是在2013年之后,中國甚至大大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目標市場國家。可見,中國市場需求吸引各國將相關專利布局在此。
?
圖五 中國各省份/市申請CN專利情況
進一步,對中國各省市抗病毒藥物相關中國專利申請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其中專利申請數量前兩位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處于優勢地位的地區,產業基礎好;另一方面,江蘇同樣作為生物醫藥傳統優勢地位的地區,目前在該領域發展還沒有明顯優勢。
四、復旦系申請突出
?
表一 全球專利和中國專利申請人排名
抗病毒藥物領域全球專利申請總量排名前十的申請人均為國外公司。中國專利申請總量排名前十的申請人中,2所中國高校、3個科研院所、4家國外公司,僅有1家是中國公司(上海博德基因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博德基因開發有限公司和復旦大學位列中國專利申請人前兩位。
上海博德基因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國起步較早的復旦系公司,該公司于1998年由聯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主要投資人出資設立,而聯合基因科技集團 于1997年11月發源于復旦大學,由毛裕民教授、謝毅教授帶領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批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發起組建。上海博德基因技術有限公司與復旦大學之間存在著技術合作、科研成果產業化、科研攻關與支持以及人才培養與資助等多方面的聯系。該公司主要研究領域為生物芯片、生物制藥(包括抗病毒藥物等)。可見,復旦系在中國抗病毒藥物領域專利申請遙遙領先。但對上海博德基因開發有限公司專利進行分析發現,該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時間都集中在1999~2002年,專利目前都處于失效狀態,失效原因包括視為撤回、駁回或申請終止。
從上述排名中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在抗病毒制藥領域的創新能力還需“加力”,爭取更多為中國在抗病毒藥物的市場化應用提供助力。
五、中國熱點:DNA病毒、流行性感冒或鼻病毒
?
圖六?全球專利IPC分類號排名
?
圖七?中國專利IPC分類號排名
IPC分類號簡要注釋:A61P31/12 . 抗病毒劑;A61P35/00 抗腫瘤藥;A61P31/18 ... 用于HIV;A61P31/14 .. 用于RNA病毒的;A61P43/00 用于特殊目的的藥物;A61P29/00 非中樞性止痛劑,退熱藥或抗炎劑;A61K39/00 含有抗原或抗體的醫藥配制品;A61K38/00 含肽的醫藥配制品;A61P31/04 . 抗細菌藥;C12N15/09 . DNA重組技術;A61P31/20 .. 用于DNA病毒的;A61P1/16 .治療肝臟或膽囊疾病的藥物;A61P31/16 ... 用于流行性感冒或鼻病毒的。
分析發現,全球專利中,抗病毒藥物著重研究RNA病毒,重點適應癥是HIV和非中樞性疾病等。與全球細分領域比例有所區別的是,中國在抗病毒藥物領域不僅注重RNA病毒藥物的研究,也重點在DNA病毒方向布局相關專利,中國在抗病毒藥物領域的研究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另外,除了HIV,中國在流行性感冒或鼻病毒適應癥上的研究也比較突出。
【總結與建議】
中國在抗病毒藥物方向的研究起步晚,但表現出后期強勁的態勢,復旦系企業值得關注。中國市場需求吸引各國將相關專利布局在此。建議中國企業,例如傳統的生物醫藥優勢省份-江蘇省等企業可以借助產業基礎,利用地域市場優勢加強抗病毒藥物領域技術創新,更多搶占市場。另外,中國目前在DNA病毒、流行性感冒或鼻病毒適應癥方向已經表現出冒頭趨勢,可繼續深耕這些細分領域,爭取擴大優勢。
[注] 本文用作知識分享,內容不可作為商業決策的依據。如需開展抗病毒藥物領域或者其他領域的專利保護、專利實施、專利侵權、專利無效等知識產權活動,可聯系本所,本所將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提供更精細、一對一的知識產權服務。